百姓生活遂寧新聞 李娟 鄧家華
【題記】近年來,射洪市太和街道建設社區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,以服務為“紐帶”推動社區治理各方力量有效銜接,形成組織聯盟、資源聯結、服務聯動的工作體系,著力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彰顯黨建活力、凝聚民心群力,引領基層治理的“紅心”堡壘。
圖:射洪市太和街道建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
組織聯盟——“紅心”聚力激活社區治理“神經末梢”。
太和街道建設社區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,持續深化“結對共建”“雙報到”活動,構建區域黨建共同體。市人大、市審計局等4個結對共建單位分管領導主動兼任社區黨委委員,整合社區居民小組和社區網格設立24個黨支部,2名機關黨員到社區重點小區任第一書記。通過亮身份、亮承諾、亮責任,共駐共建項目5個,解決小區難題和群眾需求10個,打破各自為戰的“單線”壁壘,聚合服務基層的“集成”效應。
圖:太和街道建設社區組織召開結對共建單位聯席會
資源聯結——“紅心”連線著力構建“15分鐘服務圈”。
太和街道建設社區著眼服務為本,推行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。先后投入資金300余萬元,建成社區黨建服務綜合體,按照親民化標準,設立便民服務站,審批服務事項集中進駐,做到“一站式”服務、“一門式”辦理,讓黨員和居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便利服務。半年來,黨群服務中心累計接待來訪群眾5400人次,“就近辦”辦理事項100余件,調處矛盾糾紛198宗。
圖:太和街道建設社區便民服務站
服務聯動——“紅心”輻射激發黨群服務“幸福能量”。
太和街道建設社區整合市民政局、團市委、市婦聯、市總工會等單位黨建資源,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組建社會工作服務站,在建設社區設置婦女兒童之家、職工之家、青年之家等項目,打造多層次建設、多群體參與的活動平臺。探索“三會一站”(即居民自治委員會、社會組織聯合會、商業聯合會和社會工作服務站)模式,引進“鐵馬愛心”等9個社會組織入駐建設社區,根據黨員和群眾志愿者專業特長,定期開展心理咨詢、文化輔導、健康養老等個性化志愿服務活動120場次,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圖:太和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
圖:太和街道建設社區知心屋
圖:太和街道建設社區青年之家
圖:太和街道建設社區兒童之家
圖:太和街道建設社區學生興趣培訓班